到茂林標記紫斑蝶 國際學生化身公民科學家 台灣保育初體驗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許芷榕、許祖菱 高雄報導

茂林進入賞蝶季,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合作,於寒假舉辦公民科學營,今年更廣邀在台的國際學生,除了化身紫斑蝶標記志工,也透過社群網絡將紫斑蝶之美分享到國際。

茂管處與民間團體合作,於寒假舉辦國際生紫斑蝶公民科學營。許芷榕 攝

國際生齊聚茂林 標記紫斑蝶 台灣保育初體驗

台灣紫斑蝶群聚越冬的生態現象,是全球兩個大規模越冬型蝴蝶谷之一,更被《米其林台灣綠色指南》推薦為三星級必遊景點,也是台灣唯一獲選的生態旅遊景點。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與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合作,於高雄茂林舉辦國際友人公民科學體驗營,其中一場由南華大學26位國際生參與,背景分別來自印度、越南、斯里蘭卡、柬埔寨和蒙古。

南華大學永續中心執行長洪耀明表示,2019年首次舉辦國際生公民科學營,去年年初因疫情嚴峻而停辦,今年的活動則早在半年前就著手規劃。南華大學國際生約800多位,因此不擔心疫情影響報名人數,開放報名不到一日就全數額滿。

至茂林度冬的紫斑蝶每年約有50萬隻,共有小紫斑蝶、斯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端紫斑蝶四種。許芷榕 攝

至茂林度冬的紫斑蝶每年約有50萬隻,共有小紫斑蝶、斯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端紫斑蝶四種。公民科學營除了有紫斑蝶生態導覽、魯凱族文化體驗和魯凱族部落巡禮外,也開放學習紫斑蝶標記,透過實作讓志工更貼近台灣生態保育。

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表示,蝴蝶每天清晨都會出蝶谷喝水、吸花蜜和曬太陽,因此太陽升起至中午是標記的最佳時間。標記使用無酒精成分黑筆,在蝴蝶翅膀上寫下標記地的代號與日期,同時記錄下蝴蝶種類、年齡、性別和翅長,以便了解蝴蝶生態,並留下可追蹤的標記,完成後放飛。

印度籍國際生阿密特(右)與其他成員合作進行紫斑蝶標記。許芷榕 攝

蝴蝶與人共享同一片土地 國際生肯定台灣生態保育

來自柬埔寨的南華大學學生元娜非(Navy Khoem)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認識蝴蝶生態,過去在家鄉沒看過這麼多蝴蝶,茂林蝴蝶不只很多,顏色也很漂亮。關於紫斑蝶標記實作,元娜非則認為很容易,但「有一點怕牠會死掉」。

來台超過兩年、南華大學印度籍學生阿密特(Amit Kumar Sah)說,印度也有蝴蝶,但顏色種類跟台灣不一樣,且他只有在台灣看過蝴蝶標放的活動。被問到標記的心得,阿密特表示肯定活動的意義,可以從中了解他們如何生活,知道蝴蝶跟人一樣需要喝水、需要曬太陽。

阿密特也表示,蝴蝶與人共享同一片土地,需要彼此照顧,我們除了想到自己,也應該考慮蝴蝶——即使牠們身型嬌小,也是一個個的生命。我們應該尊重蝴蝶,意識到他們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洪耀明表示,帶領國際生來到茂林認識紫斑蝶很有意義,他們國家可能有比台灣更多的蝴蝶,卻不見得有機會認識蝴蝶、進行標記。該活動等於是將保育的種子種在他們心中,假以時日會發芽,並將台灣保育經驗帶回家鄉推廣。

來自柬埔寨的南華大學學生元娜非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認識蝴蝶生態,過去在家鄉沒看過這麼多蝴蝶。許芷榕 攝

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執行長余淑娟指出,舉辦國際生營隊之初,也曾擔心文化差異、語言傳達落差等問題,但在活動過程中發現,這些國際生其實很自動、認真,標放活動也很快上手。

余淑娟也表示,紫斑蝶協會一直積極推動公民科學,除了邀請國際學生,也有企業和一般大眾。今年共舉辦七場公民科學體驗營,並特別找來與蝶道重疊的其中四所小學來到茂林,期待未來共同投入紫斑蝶保育行動。

國際生運用捕蟲網捕捉紫斑蝶。許芷榕 攝

南華大學國際生公民科學營於上月20日落幕。許芷榕 攝





來源 https://e-info.org.tw/node/229490

南華大學 永續中心
校本部地址: 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電話: (05)2721001